板框压滤机作为污泥脱水的主流设备,其压泥成型效果直接影响后续处置效率与成本。然而,实际运行中常面临以下问题:
泥饼松散或溏心:污泥絮体刚性不足,高压下变形堵塞滤布,导致水分滞留。
压榨周期延长:滤室充盈度低,需反复进料,单周期耗时超8小时。
滤布频繁堵塞:假性絮体在滤布孔道形成防水膜,反冲洗效果差。
含水率居高不下:传统药剂脱水后泥饼含水率仍达80%-85%,难以满足减量化要求。
污泥调理剂选型错误
假性絮体问题:未根据污泥性质(如生化污泥EPS含量)选择适配药剂,导致絮体遇压变形。
案例:某印染厂使用通用型PAM,絮体在1.2MPa压力下变形率超40%,泥饼含水率82%。
工艺参数失控
进料压力不足:低压启动导致滤室充盈度<60%,压榨效率降低。
压榨速率过快:升压速率>0.5MPa/min,絮体未充分压实即被挤出水分。
设备维护缺失
滤布孔径与絮体粒径不匹配:滤布目数>200目时,细小絮体易堵塞孔道。
排水孔淤积:未定期清理排水通道,导致背压升高。
污泥增效剂通过表面结构改性+电荷中和+胶体破稳的复合作用,实现污泥深度脱水,其核心优势如下:
提升絮体刚性
成分解析:含无机化合物(如硅铝酸盐)与破壁剂,可破坏细菌细胞壁,释放结合水。
效果:絮体抗压强度提升至0.8MPa以上,变形率<15%。
降低污泥比阻
机制:通过表面处理剂减少污泥颗粒比表面积,比阻从1.0×10¹² m/kg降至0.3×10¹² m/kg。
案例:某市政厂使用增效剂后,过滤速度提高3倍,单周期处理量从15t增至40t。
优化压榨工艺
高压适配性:与1.5-2.0MPa压榨压力协同,泥饼最终干度达55%-60%。
自动化支持:配合隔膜压榨技术,实现“进料-压榨-卸料”全流程自动化。
成本节约
药剂成本:比石灰方案节省30%-50%,年节省药剂费超50万元(以日处理200t污泥厂计)。
处置成本:泥饼体积减少60%,运输与焚烧费用降低40%。
环保效益
无二次污染:不含铝离子与丙烯酰胺,符合GB 4284-2018污泥处置标准。
资源化支持:泥饼热值提高至1800kcal/kg,可直接用于制砖或焚烧发电。
青岛仕骏生产:市政/造纸/选矿/印染/油田污泥深度脱水专用污泥增效剂,一直深耕于各类污泥干燥板块一线并及时搜集反馈各种经验,提供免费售后跟踪,出具解决方案,免费上门取样交流和免费提供技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