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泥处理领域,选择合适的药剂对于实现高效脱水和降低处理成本至关重要。污泥增效剂和普通脱水药剂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两类产品,它们在成分、作用效果、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而污泥增效剂在多个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普通脱水药剂:普通脱水药剂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石灰、铁盐铝盐以及部分有机絮凝剂。石灰主要通过调节污泥的 pH 值,使污泥颗粒发生凝聚,但它的使用会导致污泥量增加,且后续处置难度增大,因为石灰的加入会使污泥碱性增强。铁盐铝盐如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通过水解产生的多核羟基络合物与污泥颗粒发生电中和及吸附架桥作用,实现污泥的絮凝沉淀。然而,这些药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新的金属离子,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并且其对污泥的脱水效果有限,难以实现深度脱水。部分有机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虽然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但产品稳定性参差不齐,且对某些特殊性质的污泥适应性较差。
污泥增效剂:污泥增效剂的成分则更为复杂和科学。其主要成分为无机化合物、污泥表面结构改性剂、脱脂剂、破壁剂、污泥表面处理剂、污泥剥离剂等。无机化合物在其中起到了基础的化学反应作用,可与污泥中的特定物质发生反应,改变污泥性质。污泥表面结构改性剂能够精准地调整污泥颗粒的表面结构,降低表面负荷和比表面积,为后续的脱水过程创造有利条件。脱脂剂专门针对污泥中的油脂成分,将其去除,因为油脂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污泥的脱水性能。破壁剂则对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结构进行破坏,释放细胞内的水分,提高污泥的可脱水性。污泥表面处理剂和剥离剂协同作用,改变污泥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促进污泥颗粒的聚集和沉降。
脱水率:普通脱水药剂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但通常难以将污泥含水率降低到较低水平。例如,使用石灰和传统絮凝剂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往往只能降低到 70% - 80% 左右,对于后续的填埋、焚烧等处置方式来说,仍然存在较高的成本和环境风险。而污泥增效剂结合板框压泥机等设备,可将污泥含水率从 90% 以上降至 40% - 60%,实现了深度脱水,大大减少了污泥的体积,降低了后续处置的难度和成本。
设备运行效率:普通脱水药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脱水效果有限,可能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和较高的操作压力,这不仅增加了设备的能耗,还容易导致设备的磨损和堵塞。例如,在压滤机运行过程中,使用普通脱水药剂可能会使滤布频繁堵塞,需要经常清洗或更换滤布,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相比之下,污泥增效剂能够提高机械设备的压泥率 100% - 500%,缩短压泥周期。采用污泥增效剂调质后的污泥,在进入压滤机时,能够更快速地实现固液分离,且滤布的堵塞情况明显减少,延长了滤布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
对后续处置的影响:普通脱水药剂的使用可能会给污泥的后续处置带来不利影响。如石灰的大量使用使污泥碱性增强,在污泥资源化利用,如制砖、堆肥等过程中,会影响产品质量。而污泥增效剂添加量少,对设备无腐蚀,有利于污泥后续的焚烧、制砖、堆肥等处置方式。经过污泥增效剂处理后的污泥,其性质更加稳定,有害物质含量降低,更适合进行资源化利用,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普通脱水药剂:普通脱水药剂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对水质和污泥性质的适应性有限。例如,一些传统的絮凝剂在处理酸性或碱性较强的废水产生的污泥时,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对于含有特殊污染物,如高浓度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的污泥,普通脱水药剂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污泥增效剂:污泥增效剂则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它对水质适应性强,酸碱耐受力高,无论是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泥,还是印染、造纸、电镀、化工、皮革等各行业产生的工业废水污泥,都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尤其适合板框式脱水设备脱水前的污泥调理,能够根据不同类型污泥的特性,有效地改善其脱水性能。
青岛仕骏生产:市政/造纸/选矿/印染/油田污泥深度脱水专用污泥增效剂,一直深耕于各类污泥干燥板块一线并及时搜集反馈各种经验,提供免费售后跟踪,出具解决方案,免费上门取样交流和免费提供技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