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泥脱水处理领域,板框压滤机作为核心设备,其处理效果与药剂选择密切相关。科学选用污泥脱水药剂,尤其是污泥增效剂,可显著提升脱水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本文结合行业实践与技术发展,系统阐述板框压滤机污泥脱水药剂的分类及污泥增效剂的推荐方案。
无机絮凝剂:以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为代表,通过电性中和与压缩双电层作用破坏污泥胶体稳定性。适用于含盐量较低的污泥,但存在用量大(5%~20%干污泥量)、滤饼体积膨胀等局限。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为主,离子度30%~60%,通过吸附架桥与网捕作用实现污泥颗粒团聚。其用量仅需0.1%~0.3%,尤其适用于酒精废水、印染废水等亲水性污泥处理。
新型污泥脱水剂通过无机-有机复合配方,集成表面改性剂、破壁剂等功能组分,可将泥饼含水率降至40%~60%。此类药剂可替代传统石灰调理工艺,避免设备腐蚀与滤布堵塞,同时提升压泥效率100%~500%。
污泥增效剂作为深度脱水技术的代表,通过多维度作用机制实现污泥性质的根本改善:
胶体结构破坏:通过化学改性降低污泥固体表面负荷与比表面积,削弱水分子结合能。
粘性调控:降低污泥内聚力,提升其在压滤机中的流动性能,减少滤室堵塞风险。
固含量提升:促进微生物细胞破壁,释放结合水,使污泥固含量提高30%~50%。
工艺协同效应:与高压压榨工艺配合,可将脱水周期缩短40%~60%,实现1.0MPa压强下的高效脱水。
市政污泥处理:某污水处理厂应用后,泥饼含水率从82%降至58%,压滤机处理量提升2.8倍,年节约处置成本超百万元。
工业污泥处置:造纸污泥增效剂实现纤维回用率提高15%,固废产生量下降40%,符合《造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
投加比例:按绝干污泥量的20%~45%投加,需根据污泥浓度(4%~10%固含量)动态调整。
反应条件:反应时间10~20分钟,温度控制在25~40℃以激活药剂活性。
设备适配:配合高压板框压滤机(≥1.0MPa)使用,可实现泥饼自然脱落,避免“溏心”现象。
脱水效率:泥饼最终含水率需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标准(≤60%)。
设备兼容性:优先选择无腐蚀配方,避免氯化铁类药剂导致的设备损耗。
环境友好性:产品需符合《水处理剂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确保滤液可生化性。
“双碳”目标背景下,污泥增效剂的应用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行业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通过科学选型与工艺优化,可实现污泥减量50%以上、处置成本降低30%~50%的双重效益。建议企业建立药剂性能评估体系,结合污泥特性与处理目标,制定差异化解决方案,推动污泥处理向资源化、低碳化方向迈进。
青岛仕骏生产:市政/造纸/选矿/印染/油田污泥深度脱水专用污泥增效剂,一直深耕于各类污泥干燥板块一线并及时搜集反馈各种经验,提供免费售后跟踪,出具解决方案,免费上门取样交流和免费提供技术咨询服务。